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yè)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
預計2020年江西成人高考高起專英語考試大綱不會有太大的變動,考生可以參考2020年江西成人高考考試大綱內(nèi)容,制定科學的復習計劃,合理安排復習時間。
I.考試要求
根據(jù)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標準》,考生一般應達到《標準》中規(guī)定的最低水平,即相當于高中6級。
英語考試復習范圍包括語音、詞匯、語法、日常交際用語、閱讀、翻譯和寫作等方面,其中以測試基礎語言知識和基于這些知識的基本語言應用能力為重點。
英語考試復習在記憶、理解和綜合應用三個層次上檢測考生掌握英語的水平。
記憶:能記住本大綱規(guī)定的語音、語法知識;能記住單詞的拼寫、讀音、基本詞義及主要用法;能記住本大綱規(guī)定的短語、習慣用語的意思和主要用法。
理解:能夠正確使用語音、語法和日常交際用語;能夠恰當?shù)乩斫馄涫褂弥械母鞣N語言現(xiàn)象;能夠讀懂英語的連貫表達。
綜合應用:能夠使用本大綱規(guī)定的各類語言知識,整體理解不同形式的語篇;能夠在特定的語境中用英語比較得體地、連貫表達自己的意思。
II. 考試內(nèi)容
一.語音
了解語音在語言學習中的意義。了解英語語音,包括發(fā)音、重音、連讀、節(jié)奏等內(nèi)容;知道英語字母及常用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讀音;了解英語的基本語調(diào)以及使用語調(diào)的規(guī)則,并能在實踐中運用這些規(guī)則;根據(jù)重音和語調(diào)的變化,理解和表達不同的意圖和態(tài)度;能聽懂簡單的日常會話;能夠在簡單的日常會話中使用比較自然、流暢、準確的語音語調(diào)。
二.詞匯
了解和掌握大約1500-2000個常用英語單詞及相關詞組。
考生要了解和掌握單詞發(fā)音、拼寫、詞語釋義、構詞法知識和詞語運用五個方面。
重點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了解和掌握詞匯的用法,特別注意一詞多義的用法、詞性
轉(zhuǎn)換以及英語詞組的固定搭配如:be good at,take care of, look into等。
2.了解同義詞(組)、近義詞(組)的不同用法。
3.掌握常用詞語的英語解釋以及它們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含義。
4.了解和掌握某些系動詞、常用動詞的用法,如be, become, get, take, have等。
三.語法
較熟練地掌握下列各項語法知識并能在語言運用中借助這些知識進行語言交際。
1.詞法
1)名詞的數(shù)和所有格:
2)冠詞:定冠詞和不定冠詞=懂得a/an/the的基本用法: some,any, no, much, many, a lot of 接可數(shù)、不可 數(shù)名詞的用法。
3)代詞的用法;
人稱代詞、物主代詞、反身代詞、指示代詞、關系代詞、疑問代詞、連接代詞和不定代詞等等。
4)數(shù)詞的基本用法:基數(shù)詞與序數(shù)詞
5)形容詞和副詞的基本用法,形容詞和數(sh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的用法
6)介詞:表示方位的介詞:in, to, on;表示計量的介詞:at, for, by;表示材料的介詞:of, from, in;表示工具或手段的介詞:by, with, on;表示關于的介詞:of, about, on;
表示原因或理由的介詞for, at, from, of, with, by, because of;表示好像或當作的介詞:like, as;表示支持或反對的介詞:against, for;表示除某人某物外的介詞:besides, except等等。
7)常用連詞的用法:because(of);due to;now that;so long as;since;so that等等。
8)動詞的用法;
(1)動詞be與have現(xiàn)在時與過去時的基本用法;
(2)時態(tài):
一般現(xiàn)在時:能夠識別;懂得在動詞第三人稱單數(shù)上添加-s, -es,或-ies后綴;
—般過去時:能夠識別并會運用常見的規(guī)則動詞與不規(guī)則動詞的一般過去時形式;
—般將來時:能夠識別并運用be going to, shall與will構成的將來時;
現(xiàn)在進行時:能夠識別并懂得如何運用;
過去進行時:能夠識別并懂得如何運用;
現(xiàn)在完成時:能夠識別并懂得如何運用;
過去完成時:能夠識別并懂得如何運用。
(3)助動詞:能夠識別并使用can,may,must,should, could, might和would。
(4)能夠用do/does/did等助動詞造疑問句與否定句;能夠運用疑問代詞與副詞。
(5)能夠回答以助動詞與疑問詞開頭的問句。
(6)能夠了解并運用動詞不定式的基本用法,例如作為主語、定語、賓語、賓語補足語、狀語及和疑問詞連用構成不定式短語。
(7)掌握被動語態(tài)的構成,能夠運用現(xiàn)在時、過去時、現(xiàn)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以及帶有情態(tài)動詞的被動語態(tài)。
2. 句法
1)陳述句(肯定式與否定式)
2)疑問句: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反意疑問句及選擇疑問句。
3)祈使句
4)感嘆句
5)并列句
6)復合句
了解并掌握含有定語從句、狀語從句以及賓語從句的復合句的結(jié)構及其用法,能夠判明從句的種類及其應用。
7)掌握并會運用一些重要的句型:
例如:there be,
be busy doing,
too…to do...,
so+adj./adv. as to do,
sb.spends some time(in)doing sth,
It is+adj.+for sb. to do sth,
sb. have some difficulty/trouble(in)doing sth,
It is said that…,
not…until…,
so+adj./adv.+that,such+n.+that,
be worth doing,
It is/ was+被強調(diào)部分+that/who…,
would like to do,
had better (not) do sth,
It is no use doing sth,
used to do,
be used to doing等等。
四. 日常交際用語
1.問候
2.介紹
3.告別
4.感謝和應答
5.祝愿、祝賀和應答
6.道歉、遺憾和應答
7.邀請和應答
8.提供(幫助等)和應答
9.約會
10.意愿和希望
11.請求、允許和應答
12.同意和不同意
13.喜好和厭惡
14.禁止和警告
15.請求
16.勸告和建議
17.表示焦慮、驚奇和喜悅
18.談論天氣
19.購物
20.問路和應答
21.問時間、日期和應答
22.打電話
23.傳遞信息
24.看病
25.看劇或電影
III.考試形式及試卷結(jié)構
考試方法和時間
1.考試方式:閉卷、書面筆試。
2.考試時間:150分鐘。
3. 考試分值:150分。
試題題型
1. 詞匯與語法題
2. 閱讀理解題
3. 英譯中題
4. 中譯英題
5. 書面表達題
詞匯與語法題
題型為單選題,包含若干個小題,每小題有A、B、C和D四個選項,選出一個最佳答案。(說明:每小題是一個留有空白的不完整的英語句子,要求考生在每小題下面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可以填入句中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閱讀理解題
題型為單選題。本題向考生提供三或四篇短文,總閱讀量應不少于1000個單詞。短文題材包括日常生活、史地、文化、科技常識、 人物傳記等。體裁有記敘文、說明文、書信和應用文等。每篇短文后有一定數(shù)量的關于短文內(nèi)容的問題或不完整句子。要求考生在仔細閱讀短文后,從每個問題或不完整的句子下面的四個選擇項中,選出一項可以用來回答問題或補全句子的最佳選項。
要求考生能通過閱讀掌握每篇短文的主旨大意、主要事實、有關細節(jié)以及上下文的邏輯關系等;要求既能看懂短文的字面意思,又能推論出短文的隱含意思,既能回答就文章局部細節(jié)提出的問題,又能回答有關文章總體內(nèi)容的問題。
翻譯題
通常包括五個英譯中句子以及五個中譯英句子。主要考核:1.簡單句;2.并列句;3.復合句;同時也考核各種時態(tài)、語態(tài)、非謂語動詞例如-ing,-ed和to do結(jié)構,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結(jié)構和句型例如“It句型”等。主要考察考生對于單詞、詞組、句型的應用能力。
書面表達題
題型為寫作題。書面表達題旨在考查考生寫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據(jù)所給情景以及提示,用英語寫出一篇約100字的短文。情景包括目的、對象、時間、地點、原因、內(nèi)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圖畫、圖表、提綱、引言等寫作任務;文章體裁可以是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英文書信等。
要求考生能夠基本上表達出所要求的寫作內(nèi)容,不能漏掉要求表達的內(nèi)容及要點;另外諸如人物、地點、時間、發(fā)生什么事、如何發(fā)生、怎樣進行的等要素往往缺一不可。考生要用所學過的語言知識來構思,要求句子完整、表達清楚、讓人看懂;語言使用恰當、流暢、準確。
IV.考試題型的賦分安排
詞匯與語法題:約30分
閱讀理解題:約60分
中譯題:約15分
英譯中題:約15分
書面表達題:約30分
V.試題難易構成比例
較易題(約40%)
中等題(約40%)
較難題(約15%)
難題(約5%)
VI.參考書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中英語(第一冊)
高中英語(第二冊)
以上就是關于“2020年江西成人高考考試大綱內(nèi)容(高起專英語)”的全部內(nèi)容,考生如果想獲得更多關于江西省成人高考相關資訊,如江西成考資訊、報考指南、報名入口、成績查詢、歷年真題、備考資料等相關信息,敬請關注江西成考網(wǎng)www.aishangmeijie.com。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yè)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我已閱讀并同意 《用戶隱私條款》
鑒于網(wǎng)絡的特性,本網(wǎng)站將無可避免地與您產(chǎn)生直接或間接的互動關系,故特此說明本網(wǎng)站對用戶個人信息所采取的收集、使用和保護政策,請您務必仔細閱讀:
信息收集范圍
我們根據(jù)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僅收集為您提供服務所必要的信息。包括:
1、您在使用我們服務時主動提供的信息
(1)您在網(wǎng)站上報名填寫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包括輔導報名、等網(wǎng)站所有可填寫的頁面及板塊。
(2)您通過電話咨詢方式提供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
(3)您在使用網(wǎng)上咨詢服務所提供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
(4)您參與我們線上活動時填寫的調(diào)查問卷中可能包含您的姓名、電話、地址等信息。
我們的部分服務可能需要您提供特定的個人敏感信息來實現(xiàn)特定功能。
若您選擇不提供該類信息,則可能無法正常使用服務中的特定功能,但不影響您使用服務中的其他功能。
若您主動提供您的個人敏感信息,即表示您同意我們按本政策所述目的和方式來處理您的個人敏感信息。
本次報名數(shù)據(jù)服務由本網(wǎng)站提供,本網(wǎng)站不承擔由于內(nèi)容的不一致性所引起的一切爭議和法律責任,報名結(jié)果以最終輔導報名系統(tǒng)為準。
信息使用用途
我們嚴格遵守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及與用戶的約定,將收集的信息用于以下用途。若我們超出以下用途使用您的信息,我們將再次向您進行說明,并征得您的同意。
1、通過微信、電話形式建立溝通,向您提供學歷咨詢服務。
2、滿足您的個性化需求。例如,學歷途徑規(guī)劃、學歷評估等。
3、項目開發(fā)和服務優(yōu)化。例如,通過您的咨詢問題及服務過程中您的建議等,優(yōu)化我們的服務。
4、向您推薦您可能感興趣的學校、資訊等。
5、學校推薦。例如,我們會根據(jù)您的具體要求以您所具備的條件向您推薦合適的院校。
為了讓您有更好的體驗、改善我們的服務或經(jīng)您同意的其他用途,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前提下,我們可能將通過某些服務所收集的信息用于我們的其他服務。例如,將您在使用我們某項服務時的信息,用于另一項服務中向您展示個性化的內(nèi)容或廣告、用于用戶研究分析與統(tǒng)計等服務。
信息保護
我們僅在本《隱私政策》所述目的所必需的期間和法律法規(guī)要求的時限內(nèi)保留您的個人信息。
本網(wǎng)站將對您所提供的資料進行嚴格的管理及保護,本網(wǎng)站將使用相應的技術,防止您的個人資料丟失、被盜用或遭篡改。
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wǎng)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本網(wǎng)站將根據(jù)執(zhí)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wǎng)站均得免責。
由于您將用戶密碼告知他人或與他人共享注冊帳戶,由此導致的任何個人資料泄露。任何由于計算機問題、黑客政擊、計算機病毒侵入或發(fā)作、因政府管制而造成的暫時性關閉等影響網(wǎng)絡正常經(jīng)營之不可抗力而造成的個人資料泄露、丟失、被盜用或被篡改情況時本網(wǎng)站亦毋需承擔任何責任。
未成年人保護
本網(wǎng)站將建立和維持一合理的程序,以保護未成年人個人資料的保密性及安全性。本網(wǎng)站鄭重聲明:任何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參加網(wǎng)上活動應事先得到家長或其法定監(jiān)護人的可經(jīng)查證的同意。若您是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當您對您所監(jiān)護的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有相關疑問時,請通過與我們聯(lián)系。
適用范圍
我們的所有服務均適用本政策。但某些服務有其特定的隱私指引/聲明,該特定隱私指引/聲明更具體地說明我們在該服務中如何處理您的信息。如本政策與特定服務的隱私指引/聲明有不一致之處,請以該特定隱私指引/聲明為準。
您必須完全同意以上協(xié)議才能使用本網(wǎng)站的在線報名服務。
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轉(zhuǎn)載請注明:文章轉(zhuǎn)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江西成人高考考試大綱
江西成考網(wǎng)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diào)整與變化本網(wǎng)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wǎng)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zhuǎn)載體,免費轉(zhuǎn)載出于非商業(yè)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nèi)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