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
Ⅰ.考試內容與要求
本科目考試內容包括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民法、刑法、民事訴訟 法、刑事訴訟法等內容。主要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和應用三個能力層次。 具體內容與要求如下。
第一部分 習近平法治思想
一、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
(一) 識記
1.習近平法治思想形成發展的時代背景
2.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鮮明特色
3.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
(二) 理解
1.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的新發展新飛躍 2.習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創新發展 3.習近平法治思想為人類政治文明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
二、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和科學方法
(一) 識記
1.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和主要內容
2.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的基本途徑
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基本任務
4.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的區別與聯系
(二) 理解
1.黨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我國法治同西方資本主義國 家法治最大的區別
2.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3.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 執政
4.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總抓 手
5.法治國家是法治建設的目標,法治政府是建設法治國家的重點 6.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7.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
(三) 應用
1.堅持和體現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主體地位 2.涉外法治工作的戰略布局 3.推進法治專門隊伍的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 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全過程各環節
第二部分 憲法
一、憲法概論
(一) 識記
1.憲法的概念
2.我國憲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二) 理解
憲法的特征、分類
(三) 應用
1.我國憲法制定、憲法修改的主體和程序
2.我國憲法解釋機關
二、國家性質
(一) 識記
1.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顯著特征、主要內容 和形式
(二) 理解
1.國家性質的概念
2.政黨制度的概念
(三) 應用
1.人民民主專政的內容
2.愛國統一戰線的范圍
3.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三、經濟制度
(一) 識記
1.我國憲法關于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的規定 2.我國憲法關于社會主義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的規定
(二) 理解
1.我國社會主義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的法律地位
2.我國憲法對于公共財產和公民合法私有財產的規定
(三) 應用
憲法關于保護社會主義公共財產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的規定 四、政權組織形式
(一) 識記
1.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含義、基本原則
2.我國選舉制度的基本原則
(二) 理解
1.政權組織形式的概念和類型
2.選舉制度的概念
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作用以及地位
(三) 應用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構成環節
2.我國選舉制度的民主程序
五、國家結構形式
(一) 識記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概念、主要內容
2.行政區劃的概念
(二) 理解
1.國家結構形式的概念、類型
2.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結構形式的原因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4.特別行政區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三) 應用
1.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民族構成和民族區域自治權 2.我國憲法關于行政區劃的規定
第三部分 民法
一、民法概述
(一) 識記
1.民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
2.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
3.民事權利的法定類型
4.民事法律事實的概念及分類
5.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
(二) 理解
1.民法與其他法律部門的關系
2.民法的淵源
3.我國民法典的體系結構
4.民事法律事實的概念及分類
5.民事權利、民事義務、民事責任的概念及分類
(三) 應用
1.民法的各項基本原則的含義及其適用
2.民事權利的行使和保護的含義及其適用
3.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競合規則的適用
二、自然人
(一) 識記
1. 自然人的概念
2.監護的概念
3.監護人的職責
4.監護的終止
5.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的概念
(二) 理解
1.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關系
2.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的開始和終止
3.胎兒利益的特殊保護
4. 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類型及其特點
5.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的概念和法律要件
6. 自然人的住所的概念及法律意義
(三) 應用
1. 自然人欠缺民事行為能力的認定
2.監護的設立和撤銷規則
3.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的效力及撤銷宣告的法律后果
4.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的財產責任承擔
三、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一) 識記
1.法人的概念和特征
2.法人終止的原因及清算規則
3.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和特別法人的類型
4.非法人組織的概念和類型
(二) 理解
1.法人的能力
2.法人的設立方式和條件
3.法人組織機構的概念和類型
4.非法人組織的設立和民事責任承擔
(三) 應用
1.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行為的責任承擔
2.法人的合并與分立規則
四、民事法律行為
(一) 識記
1.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和特征
2.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要件
3.無效民事法律行為、可撤銷民事法律行為以及效力未定民事法律行 為的概念
(二) 理解
1.民事法律行為成立與生效
2.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及法律意義
3.附條件與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和效力
(三) 應用
1.意思表示的類型和生效、解釋規則
2.無效民事法律行為的類型、效果
3.可撤銷民事法律行為的類型、效果
4.效力未定民事法律行為的類型、效果
五、代理
(一) 識記
1.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2.代理權的濫用情形
3.代理終止情形
(二) 理解
1.代理的適用范圍
2.代理權的發生、授予
(三) 應用
1.復代理的要件、效果
2.狹義的無權代理的類型、效果
3.表見代理的要件、效果
六、訴訟時效與期間
(一) 識記
1.訴訟時效的概念和特征
2.訴訟時效期間的分類
3.期間的含義
(二) 理解
1.訴訟時效與除斥期間的區別
2.訴訟時效的適用范圍和法律效果
(三) 應用
1.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以及中止、中斷、延長的基本規則 2.訴訟時效屆滿的法律效果 3.期間的計算方法、確定始期與終期的基本規則
第四部分 刑法
一、刑法概述
(一) 識記
1.刑法的概念和性質
2.刑法的基本原則
3.刑法的空間效力
(二) 理解
1.刑法解釋的分類
2.廣義刑法的范圍
(三) 應用
1.屬地原則在我國刑法的適用
2.從舊兼從輕原則在我國刑法的適用
二、犯罪的原理
(一) 犯罪和犯罪構成
1.識記
(1) 犯罪與犯罪構成的概念與特征
(2) 危害行為的概念與特征
(3) 自然人犯罪主體
(4) 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 2.理解
(1) 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的聯系與區別
(2) 不作為的成立條件
(3) 幾種“特殊人”的刑事責任能力問題
(4) 犯罪過失的分類 3.應用
(1)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處理
(2) 單位犯罪的認定及處罰
(3) 疏忽大意過失與意外事件的區別
(4) 間接故意與過于自信過失的區別
(二) 故意犯罪停止形態
1.識記
(1) 犯罪預備的概念與特征
(2) 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
(3) 犯罪中止的概念和特征 2.理解
(1) 犯罪既遂的標準及類型
(2) 區別幾種未完成停止形態
3.應用
預備犯、未遂犯、中止犯的認定及處罰
(三) 共同犯罪
1.識記
共同犯罪的概念與成立條件
2.理解
共同犯罪的形式
3.應用
(1) 共同犯罪人的種類及刑事責任
(2) 不構成共同犯罪的幾種情形
(四) 罪數
1.識記
(1) 罪數判斷標準
(2) 一罪的幾種類型及處理
2.理解
法條競合
3.應用
數罪的類型及處理
(五) 正當行為
1.識記
(1) 正當防衛的概念與成立條件
(2) 緊急避險的概念與成立條件 2.理解
正當行為的種類
3.應用
(1) 防衛過當的認定及法律后果
(2) 避險過當的認定及法律后果
三、刑罰原理
(一) 刑罰概述
1.識記
(1) 刑罰的概念與特征
(2) 五種主刑特點與內容
(3) 四種附加刑特點與內容 2.理解
(1) 我國刑罰的目的
(2) 非刑罰處理方法的種類
(3) 死緩制度 3.應用
(1) 死刑適用的限制
(2) 罰金的適用依據和執行
(二) 刑罰裁量制度
1.識記
(1) 一般累犯與特別累犯的概念與特征
(2) 自首的概念、特征與分類
(3) 立功的概念與分類 2.理解
(1) 刑罰裁量情節的適用
(2) 區別一般自首、特別自首、坦白和立功
(3) 區別一般緩刑與戰時緩刑 3.應用
(1) 我國數罪并罰原則的基本適用規則
(2) 不同法律條件下適用數罪并罰原則的具體運用
(三) 刑罰執行和刑罰消滅制度
1.識記
(1) 減刑的概念與特征
(2) 假釋的概念與特征
(3) 追訴時效的概念與期限 2.理解
(1) 時效中斷
(2) 時效延長
3.應用
假釋期間行為的考察及其處理
第五部分 民事訴訟法
一、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一) 識記
1.民事糾紛的概念
2.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種類
(二) 理解
1.民事糾紛與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的區別
2.各種民事糾紛解決機制之間的關系
(三) 應用
1.能判斷具體案件是否屬于民事糾紛 2.能運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選擇糾紛相應的救濟手段 二、管轄
(一) 識記
1.管轄的含義
2.管轄的分類及其具體規定(法定管轄與裁定管轄; 級別管轄與地域
管轄)
3.管轄的特別規定: 管轄恒定、共同管轄和選擇管轄、應訴管轄、管 轄權異議
(二) 理解
1.管轄制度的意義
2.各種管轄規定的區別
(三) 應用
1.能確定案件的具體管轄法院
2.能依法處理管轄適用中的各種問題
三、當事人
(一) 識記
1.當事人的概念、特征
2.各類多數人訴訟的概念、分類和具體規定(共同訴訟、代表人訴訟、 第三人訴訟)
(二) 理解
1.當事人適格(正當當事人)
2.多數人訴訟中各類當事人的特征及相互之間的區別
(三) 應用
1.能確定具體案件的原被告
2.能確定多數人訴訟中的各主體的法律資格與地位
四、證據
(一) 識記
1.證據的概念、特征、學理分類
2.證據的八種法定形式(法律分類) 的概念
(二) 理解
1.各類證據的區別
2.證據制度的法律意義
(三) 應用
能分析訴訟中相關證據所屬的類型、明確證明目的
五、期間與送達
(一) 識記
1.期間的概念、分類
2.送達的概念、分類
3.七種送達方式的概念、適用情形
(二) 理解
1.期間、期日的法律意義及其區別
2.送達的法律意義
(三) 應用
1.能計算期間,掌握計算方法和特殊規定 2.能明確各種送達的法律要求,對訴訟法律文書進行正確的送達
第六部分 刑事訴訟法
一、刑事訴訟基本原理與制度
(一) 刑事訴訟基本原理
1.識記
(1) 刑事訴訟主體
(2) 專門機關依法行使職權原則
(3) 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原則 2.理解
(1) 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區別
(2) 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不得確定有罪原則
(3) 認罪認罰從寬原則 3.應用
(1) 刑事訴訟中的專門機關的職權和地位
(2) 明確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
(二) 刑事訴訟制度
1.識記
(1) 立案管轄的法律規定
(2) 級別管轄的法律規定
(3) 辯護人的范圍
(4) 證據的法定種類
(5) 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
(6) 刑事拘留的適用條件和羈押期限
(7) 逮捕的適用條件 2.理解
(1) 證據的分類
(2) 刑事拘留與行政拘留、司法拘留的區別
(3)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條件 3.應用
(1)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2) 確定地域管轄的一般原則
(3) 回避的理由和程序
(4) 刑事證明標準
二、刑事訴訟程序
(一) 追訴程序
1.識記
(1) 立案的條件
(2) 提起公訴的條件和方式
(3) 不起訴的種類 2.理解
(1) 立案機關對立案材料的接受和審查
(2) 偵查終結后公安機關對案件的處理
3.應用
(1) 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方式和程序
(2) 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步驟和方法
(3) 不起訴的程序
(二) 審判程序
1.識記
(1) 合議庭的組成
(2) 速裁程序的適用范圍
(3) 兩審終審制
(4) 上訴不加刑原則 2.理解
(1) 自訴案件第一審程序的特點
(2) 第二審案件的審理方式
(3) 死刑復核程序的特點
3.應用
(1) 公訴案件第一審法庭審判主要程序
(2) 第二審程序的提起
(三) 執行程序
1.識記
(1) 各種執行程序的執行機關
(2) 暫予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 2.理解
(1) 管制、緩刑裁判的執行
(2) 人民檢察院對執行刑罰的監督
3.應用
各種執行程序的執行機關的分析和判斷
(四) 特別程序
1.識記
(1) 附條件不起訴制度
(2) 當事人和解程序的適用條件 2.理解
(1)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的特別規定
(2) 缺席審判程序的適用條件 3.應用
犯罪記錄封存制度
Ⅱ.考試形式與題型
一、考試形式
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 試卷滿分 150 分,其中習近平法治思想占 15 分,憲法占 15 分,民法占 40 分,刑法占 40 分,民事訴訟法占 20 分, 刑事訴訟法占 20 分; 考試時間 120 分鐘。
二、考試題型
考試題型從以下類型中選擇: 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簡 答題、材料分析題(案例分析題) 。
Ⅲ.參考書目
一、習近平法治思想
1.《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 編寫組. 《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 . 高等 教育出版社,2021 年 9 月版. ISBN: 9787040569438.
二、憲法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及 5 次修正案
2.許崇德 胡錦光主編. 《憲法》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 年 11 月第六版. ISBN: 9787300258690.
三、民法
1.史偉麗主編.《民法原理與實務》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21 年 1 月第一版. ISBN: 9787562098362.
四、刑法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根據刑法修正案(十一) *新修正)
2.潘家永主編. 《刑法原理與實務》 .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9 年 8 月第一版. ISBN: 9787562091158.
五、民事訴訟法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2021 修正版)
2.韓艷主編.《民事訴訟法原理與實務》.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9 年 8 月第一版. ISBN: 9787562091660.
六、刑事訴訟法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2018 年 10 月 26 日公布施行)
2.劉昂主編.《刑事訴訟法原理與實務》.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20 年 5 月第一版. ISBN: 9787562049418.
以上是關于“2022年江西專升本《法律基礎與法律實務》考試大綱及教材-統招”的全部內容,想獲取更多關于江西成考的相關資訊,如江西成考成績查詢、成考資訊、成考政策、成考指南、成考專業、試題題庫、復習資料等,敬請關注江西成考(www.aishangmeijie.com)。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我已閱讀并同意 《用戶隱私條款》
鑒于網絡的特性,本網站將無可避免地與您產生直接或間接的互動關系,故特此說明本網站對用戶個人信息所采取的收集、使用和保護政策,請您務必仔細閱讀:
信息收集范圍
我們根據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僅收集為您提供服務所必要的信息。包括:
1、您在使用我們服務時主動提供的信息
(1)您在網站上報名填寫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包括輔導報名、等網站所有可填寫的頁面及板塊。
(2)您通過電話咨詢方式提供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
(3)您在使用網上咨詢服務所提供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
(4)您參與我們線上活動時填寫的調查問卷中可能包含您的姓名、電話、地址等信息。
我們的部分服務可能需要您提供特定的個人敏感信息來實現特定功能。
若您選擇不提供該類信息,則可能無法正常使用服務中的特定功能,但不影響您使用服務中的其他功能。
若您主動提供您的個人敏感信息,即表示您同意我們按本政策所述目的和方式來處理您的個人敏感信息。
本次報名數據服務由本網站提供,本網站不承擔由于內容的不一致性所引起的一切爭議和法律責任,報名結果以最終輔導報名系統為準。
信息使用用途
我們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及與用戶的約定,將收集的信息用于以下用途。若我們超出以下用途使用您的信息,我們將再次向您進行說明,并征得您的同意。
1、通過微信、電話形式建立溝通,向您提供學歷咨詢服務。
2、滿足您的個性化需求。例如,學歷途徑規劃、學歷評估等。
3、項目開發和服務優化。例如,通過您的咨詢問題及服務過程中您的建議等,優化我們的服務。
4、向您推薦您可能感興趣的學校、資訊等。
5、學校推薦。例如,我們會根據您的具體要求以您所具備的條件向您推薦合適的院校。
為了讓您有更好的體驗、改善我們的服務或經您同意的其他用途,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我們可能將通過某些服務所收集的信息用于我們的其他服務。例如,將您在使用我們某項服務時的信息,用于另一項服務中向您展示個性化的內容或廣告、用于用戶研究分析與統計等服務。
信息保護
我們僅在本《隱私政策》所述目的所必需的期間和法律法規要求的時限內保留您的個人信息。
本網站將對您所提供的資料進行嚴格的管理及保護,本網站將使用相應的技術,防止您的個人資料丟失、被盜用或遭篡改。
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本網站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
由于您將用戶密碼告知他人或與他人共享注冊帳戶,由此導致的任何個人資料泄露。任何由于計算機問題、黑客政擊、計算機病毒侵入或發作、因政府管制而造成的暫時性關閉等影響網絡正常經營之不可抗力而造成的個人資料泄露、丟失、被盜用或被篡改情況時本網站亦毋需承擔任何責任。
未成年人保護
本網站將建立和維持一合理的程序,以保護未成年人個人資料的保密性及安全性。本網站鄭重聲明:任何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參加網上活動應事先得到家長或其法定監護人的可經查證的同意。若您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當您對您所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有相關疑問時,請通過與我們聯系。
適用范圍
我們的所有服務均適用本政策。但某些服務有其特定的隱私指引/聲明,該特定隱私指引/聲明更具體地說明我們在該服務中如何處理您的信息。如本政策與特定服務的隱私指引/聲明有不一致之處,請以該特定隱私指引/聲明為準。
您必須完全同意以上協議才能使用本網站的在線報名服務。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江西專升本
江西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
上一篇:2022年江西專升本《經濟學基礎與應用》考試大綱及教材-統招
下一篇:2022年江西專升本《教育學與教學設計》考試大綱及教材-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