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
Ⅰ.考試內容與要求
本科目考試內容包括漢語基礎知識、文學文化常識、閱讀分析鑒賞和 寫作。主要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等五種 能力。具體內容與要求如下。
一、漢語基礎知識
該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在漢語文字、詞匯、語法、修辭、標點符號等方 面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1.理解現代漢語常用字詞的含義,識記其讀音和字形;
2.掌握漢語常見的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雙關、對偶、排比、 夸張、通感、象征、反復、反問、設問) ;
3.掌握現代漢語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句號、逗號、頓號、分號、引 號、冒號、破折號、問號、感嘆號) ;
4.理解常見文言詞語的一詞多義,識別古今詞義不同的常用文言詞語, 識別常見的通假字和古今字;
5.理解常見的文言虛詞(之、于、以、因、與、乎、所、其、而、且、 乃、者、蓋、焉) 的含義及用法;
6.理解常見的文言句式(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 和特殊語法現象 (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名詞作狀語、詞類活用) 。
二、文學文化常識
1.識記附錄 1 中所列作家、作品及文學流派的基本信息。作家基本信 息包括姓名、時代、國別、代表作等; 作品基本信息包括作者、時代、文 體、基本內容等; 文學流派基本信息包括時代、成員、代表作品、文學主 張或風格特色等;
2.默寫附錄 2 中指定的篇目,根據要求默寫出經典名句;
3.掌握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知識。
三、閱讀分析鑒賞
(一) 古代詩文閱讀
1.理解并翻譯文中的重要句子; 2.分析古代詩文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及情感內容; 3.掌握古典詩詞中常用的抒情手法,鑒賞古典詩詞中的常見意象。
(二) 現代文閱讀
1.整體感知作品的主要內容,把握作品的主旨;
2.理解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
3.理解重點詞語、句子在文中的意義和作用;
4.辨析作品所屬的文體類別,分析其文體特征;
5.分析并理解作品中的主要表現手法;
6.賞析作品中的文學形象,品味作品的語言特色;
7.理解并評價作品表現的思想內涵。
四、寫作
(一) 應用文寫作
具備常見應用文的寫作能力。能夠根據情境,選擇恰當的文種。主要 的文種包括公務文書中的通知、通報、請示、函,事務文書中的計劃、總 結, 日常文書中的條據、證明信、介紹信等。
基本要求: 主旨明確,條理清楚,格式規范,結構完整,表述得體。
(二) 普通文寫作
根據所給材料或者提示,運用適當的文體樣式,撰寫記敘類、議論類 文章。
基本要求: 切合題意和文體要求,立意積極向上,主題明確,內容充
實,結構完整,語言通順。字數不少于 800 字。
Ⅱ.考試形式與題型
一、考試形式
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試卷滿分 150 分,考試時間 120 分鐘。
二、考試題型
考試題型從以下類型中選擇: 填空題、判斷題、文言文翻譯題、閱讀 分析題、寫作題。
Ⅲ .參考書目
徐中玉. 應用文寫作(第五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ISBN 9787040450538.
Ⅳ.附錄
附錄 1 文學常識考查范圍
一、中國古代文學
《詩經》 ;《論語》 ; 《孟子》 ; 《荀子》 ;《老子》 ; 《莊子》 ; 《左傳》 ;《戰國策》 ;《楚辭》 ;賈誼《過秦論》 ;司馬遷《史記》 ; 建安風骨; 諸葛亮《出師表》 ;王羲之《蘭亭集序》 ;陶淵明; 劉義慶《世 說新語》 ;蕭統《昭明文選》 ;初唐四杰; 王勃《滕王閣序》 ;山水田園 詩派; 孟浩然; 王維; 邊塞詩派; 李白; 杜甫; 韓愈; 劉禹錫《陋室銘》 《烏衣巷》 ;白居易; 李商隱; 杜牧; 李煜; 蘇軾; 辛棄疾; 陸游; 李清 照; 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豪放派; 婉約派; 范仲淹《岳陽樓記》; 歐陽修《醉翁亭記》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唐宋八大家; 江西詩派; 關漢卿《竇娥冤》 ;王實甫《西廂記》 ;元曲四大家; 施耐庵《水滸傳》 ; 羅貫中《三國演義》 ;吳承恩《西游記》 ;湯顯祖《牡丹亭》 ;歸有光《項 脊軒志》 ;蒲松齡《聊齋志異》 ;曹雪芹《紅樓夢》 ;桐城派。
二、中國現當代文學
魯迅; 郭沫若; 冰心; 徐志摩; 聞一多; 茅盾; 巴金; 老舍; 沈從文; 曹禺; 戴望舒; 艾青; 錢鐘書《圍城》 ;山藥蛋派; 荷花淀派; 丁玲《太 陽照在桑干河上》 ;朦朧詩; 汪曾祺《大淖記事》 ;賈平凹; 路遙《平凡 的世界》 ;史鐵生《我與地壇》 ;余秋雨《文化苦旅》 。
附錄 2 背誦篇目
《鄭風 ·子衿》 (《詩經》 )
《九歌 · 山鬼》 (屈原)
《論語》 六則(君子有三畏、季路問事鬼神、司馬牛憂曰、樊遲請學
稼、貧而無諂、季氏將伐顓臾) (《論語》 )
《莊子 ·逍遙游》 (北冥有魚……圣人無名)
《十五從軍征》 (樂府)
《行行重行行》 (古詩十九首)
《蒿里行》 (曹操)
《歸園田居》 (種豆南山下) (陶淵明)
《蜀道難》 (李白)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長恨歌》 (白居易)
《錦瑟》 (李商隱)
《漁歌子》 (張志和)
(《莊子》 )
《 卜算子 ·詠梅》 (陸游)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柳永)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 (蘇軾)
《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 (李清照)
《摸魚兒》 (更能消幾番風雨) (辛棄疾)
《天凈沙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馬致遠)
《牡丹亭 ·游園》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湯顯祖)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 (納蘭性德)
《七律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毛澤東)
《再別康橋》 (徐志摩)
《鄉愁》 (余光中)
《致橡樹》 (舒婷)
以上是關于“2022年江西專升本《大學語文及應用寫作》考試大綱及教材-統招”的全部內容,想獲取更多關于江西成考的相關資訊,如江西成考成績查詢、成考資訊、成考政策、成考指南、成考專業、試題題庫、復習資料等,敬請關注江西成考(www.aishangmeijie.com)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我已閱讀并同意 《用戶隱私條款》
鑒于網絡的特性,本網站將無可避免地與您產生直接或間接的互動關系,故特此說明本網站對用戶個人信息所采取的收集、使用和保護政策,請您務必仔細閱讀:
信息收集范圍
我們根據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僅收集為您提供服務所必要的信息。包括:
1、您在使用我們服務時主動提供的信息
(1)您在網站上報名填寫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包括輔導報名、等網站所有可填寫的頁面及板塊。
(2)您通過電話咨詢方式提供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
(3)您在使用網上咨詢服務所提供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
(4)您參與我們線上活動時填寫的調查問卷中可能包含您的姓名、電話、地址等信息。
我們的部分服務可能需要您提供特定的個人敏感信息來實現特定功能。
若您選擇不提供該類信息,則可能無法正常使用服務中的特定功能,但不影響您使用服務中的其他功能。
若您主動提供您的個人敏感信息,即表示您同意我們按本政策所述目的和方式來處理您的個人敏感信息。
本次報名數據服務由本網站提供,本網站不承擔由于內容的不一致性所引起的一切爭議和法律責任,報名結果以最終輔導報名系統為準。
信息使用用途
我們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及與用戶的約定,將收集的信息用于以下用途。若我們超出以下用途使用您的信息,我們將再次向您進行說明,并征得您的同意。
1、通過微信、電話形式建立溝通,向您提供學歷咨詢服務。
2、滿足您的個性化需求。例如,學歷途徑規劃、學歷評估等。
3、項目開發和服務優化。例如,通過您的咨詢問題及服務過程中您的建議等,優化我們的服務。
4、向您推薦您可能感興趣的學校、資訊等。
5、學校推薦。例如,我們會根據您的具體要求以您所具備的條件向您推薦合適的院校。
為了讓您有更好的體驗、改善我們的服務或經您同意的其他用途,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我們可能將通過某些服務所收集的信息用于我們的其他服務。例如,將您在使用我們某項服務時的信息,用于另一項服務中向您展示個性化的內容或廣告、用于用戶研究分析與統計等服務。
信息保護
我們僅在本《隱私政策》所述目的所必需的期間和法律法規要求的時限內保留您的個人信息。
本網站將對您所提供的資料進行嚴格的管理及保護,本網站將使用相應的技術,防止您的個人資料丟失、被盜用或遭篡改。
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本網站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
由于您將用戶密碼告知他人或與他人共享注冊帳戶,由此導致的任何個人資料泄露。任何由于計算機問題、黑客政擊、計算機病毒侵入或發作、因政府管制而造成的暫時性關閉等影響網絡正常經營之不可抗力而造成的個人資料泄露、丟失、被盜用或被篡改情況時本網站亦毋需承擔任何責任。
未成年人保護
本網站將建立和維持一合理的程序,以保護未成年人個人資料的保密性及安全性。本網站鄭重聲明:任何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參加網上活動應事先得到家長或其法定監護人的可經查證的同意。若您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當您對您所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有相關疑問時,請通過與我們聯系。
適用范圍
我們的所有服務均適用本政策。但某些服務有其特定的隱私指引/聲明,該特定隱私指引/聲明更具體地說明我們在該服務中如何處理您的信息。如本政策與特定服務的隱私指引/聲明有不一致之處,請以該特定隱私指引/聲明為準。
您必須完全同意以上協議才能使用本網站的在線報名服務。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江西專升本
江西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
上一篇:2022年江西專升本《信息技術》考試大綱及教材-統招
下一篇:2022年江西專升本《經濟學基礎與應用》考試大綱及教材-統招